生活中,可能遇到這些情況:路上有人莫名倒地不起、車禍現(xiàn)場有人血流不止、家中老人或孩子吃飯時發(fā)生梗阻……學會一些急救知識,在危急時刻幫助自己的同時也能幫助別人。
患者無反應且呼吸停止,盡快實施心肺復蘇術(shù)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越來越多。當他們在家里或街頭發(fā)生意外,最先發(fā)現(xiàn)的家屬或市民如果掌握急救知識,就有機會挽救他們的生命。
發(fā)現(xiàn)有人倒地,如果周圍環(huán)境安全,應迅速判斷患者意識情況。判斷患者意識情況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拍患者肩部,輕拍重喚:“喂!怎么了?”若患者沒有反應,需要進一步判斷有無呼吸,如為嘆息樣或呼吸停止,要立即大聲呼救并撥打急救電話120。與此同時,可以調(diào)整患者體位,對其進行心肺復蘇術(shù)。
掌握正確方法,做到臨危不亂是關(guān)鍵
患者突發(fā)猝死的情況,可能發(fā)生在家里,也可能在路上或其他任何場所。所以,要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及時判斷并做好救治準備。一般情況下,患者倒地后體位不利于實施心肺復蘇,要立即將其置于仰臥位,擺放于平地或硬板床上,解開衣領(lǐng)并松開褲帶,暴露其胸腹部。切記不要在軟床或其他松軟的地方實施心肺復蘇術(shù)。
下一步,就是進行胸外按壓:在胸骨中下1/3交界處,或兩乳頭連線中點與胸骨交叉處,左手掌根部緊貼按壓部位,右手重疊其上,十指交叉,雙臂伸直并與患者胸部呈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按壓,力量均勻,有節(jié)律,頻率為100 ~ 120 次/ 分,按壓深度為5 ~ 6 cm。
與此同時,要將患者氣道打開。判斷有無頸椎損傷、清理口鼻分泌物、檢查有無義齒,采用仰頭舉頦法:左手掌根置于患者前額,向后方施力,右手中指、食指向上向前托起下頦,使患者口張開。
胸外按壓30次后,應立即對患者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連續(xù)吹氣2次。在吹氣時,用按于前額手掌的拇指、食指捏緊患者鼻孔。
施救者正常吸氣后,將患者的口完全包在施救者的口中,均勻緩慢(1 ~ 2秒)將氣吹入,直到患者胸部上抬。
一次吹氣完畢后,松手,離口,面向胸部,見患者胸部向下塌陷,緊接著做第二次吹氣,按壓與吹氣比率為30∶2。一般做5個循環(huán)后,再次判斷患者意識情況及復蘇效果。
對于普通民眾或救治技能掌握不足的施救者,也可只做單純的胸外按壓,可不做人工呼吸,盡快呼救專業(yè)人員救援。
施救的同時,如有圍觀群眾,應請求協(xié)助撥打120求救。(鄭州大學一附院鄭東院區(qū) 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