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不忌嘴,大夫跑斷腿!痹诤芏嗬习傩盏乃枷胗^念當中,生病治療期間忌口是常識。
所謂的“忌口”,就是服用中藥時飲食方面的禁忌。如果吃了某些不該吃的東西,就會對健康不利。
其實,不管是中醫(yī)還是西醫(yī),有時候都會要求患者忌口的,西醫(yī)的病歷上,也經(jīng)常會有“宜清淡飲食”這樣的醫(yī)囑。
服用中藥時為什么要忌口呢?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患者因病情因素難以消化某一類食物,例如油膩的或較生硬的食物;還有些疾病是過敏性疾病,不能吃海鮮等容易誘發(fā)過敏、加重病情的食物。
二是患者的疾病寒熱性質(zhì)決定,不適合吃某一類食物,如不能吃羊肉等熱性食物或生冷的食物等,吃了就有可能加重病情。
三是中藥治病的原理,是利用本身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陰陽失衡狀態(tài),而我們的有些食物同樣具有“偏性”,如果這時食物和藥物的偏性正好相反,就會影響治療效果。
四是某些食物會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如油膩、肥厚、生硬的食物,不易消化,阻礙藥物吸收,無論服用何種藥物,都應避免,這屬于服藥忌口的一般通則。
但是,并非所有的病都需要忌口,也不是所有的中藥都需要忌口。所謂的忌口,也不宜將范圍擴大化。
一般情況下,喝中藥期間應該忌生冷、忌油膩、忌腥膻。具體到每個患者,如何忌口還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應該咨詢醫(yī)生,以得到正確的指導。
本文部分知識來自《我想問中醫(yī)——100個實用中醫(yī)小知識》。該書由朱為康、徐靜主編,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出版。(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務保障中心供稿 作者 陶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