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兒白天安靜,一切如常,入夜則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時啼哭,甚至通宵達旦,這種情況被稱為“小兒夜啼”。小兒夜啼使寶爸寶媽們煩惱不堪,既令家人無法入睡、窮于應付,又會影響左鄰右舍休息。
小兒夜啼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人民醫(yī)院兒科主任吳彪介紹,夜啼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夜啼候》記載:“小兒夜啼者,臟冷故也。夜陰氣盛,與冷相搏則冷動,冷動與臟氣相并,或煩或痛,故令小兒夜啼也!
小兒啼哭是表達要求或痛苦的方式,夜啼常發(fā)生于新生兒及6個月內的嬰兒。
如果是因為饑餓、驚恐、尿布潮濕、衣被過熱或過冷而引起的啼哭,給予乳食、安撫親昵、更換潮濕尿布、調節(jié)冷暖后,啼哭即可停止,這屬于生理性啼哭,不是疾病所致,寶爸寶媽不用過于擔心。
而病理性啼哭常常是由于各種疾病引起的,常見的疾病有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腦炎、腸套疊、疝氣、佝僂病、蟯蟲病、口腔炎癥、中耳炎癥、尿布疹、皮疹等,這些就需要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治療。
小兒夜啼,不及時治療危害大
吳彪表示,小兒夜啼不及時治療,會影響患兒和父母的睡眠,患兒睡眠不足影響生長發(fā)育,易造成發(fā)育遲緩、身高長得慢、體重不達標等。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四種:
影響正常的生長發(fā)育。生長激素在晚上分泌最為旺盛,對身體發(fā)育起著關鍵作用,小兒常夜啼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阻礙患兒生長發(fā)育。
影響兒童心理發(fā)育和性格形成。兒童長期夜啼,易激惹,性格急躁,溝通能力下降,影響兒童生理健康。
警示潛在的疾病。小兒啼哭多存在缺鈣或疾病現(xiàn)象,所以要重視夜啼原因,及時找出原因并進行相應治療。
擾亂父母正常休息。小兒啼哭直接影響父母夜晚作息,導致父母精力不佳,情緒暴躁,無力照顧寶寶,甚至引發(fā)家庭矛盾。
正確應對小兒夜啼
吳彪建議,面對小兒夜啼,寶爸寶媽要合理安排寶寶的作息時間,隨著寶寶月齡增長,應該逐漸減少日間睡覺的時間,減少夜間哺乳次數(shù),延長夜間連續(xù)睡眠時間。
此外,要盡量少帶寶寶去熱鬧喧嘩的公眾場合,夜間盡量不要打擾寶寶。
如果寶寶啼哭不止,寶爸寶媽要注意尋找原因,注意觀察是生理原因還是病理原因,看是否存在饑餓、過飽、悶熱、寒冷、蟲咬、尿布浸漬、衣被刺激等,如遇到病理原因,要及時尋求醫(yī)生的幫助。(周秣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