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遙 吉小平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曹潤澤
10月24日14時,洛陽市伊濱區(qū)客家之源紀(jì)念館前,伴隨著火種點燃,世界客屬第33屆懇親大會火炬?zhèn)鬟f活動正式啟動。
此次火炬?zhèn)鬟f以“客家回家,薪火相傳”為主題。活動現(xiàn)場,老、中、青三代客家人代表手持火種,護跑手接過火種點燃圣火盆,寓意薪火相傳、世代興旺。第一棒火炬手接過火炬,開始傳遞。
火炬?zhèn)鬟f路線為客家之源紀(jì)念館—龍門石窟—應(yīng)天門;鹁?zhèn)鬟f共分三段,每段傳跑約2.3公里。傳跑火炬手共99人,每人傳遞約70米。無火炬手傳跑路段由彩車傳遞火種,6名護跑手跟隨。
“回家!回家!這就是我們客家人的心聲!”大會火炬?zhèn)鬟f活動首棒火炬手、全球客家·崇正會聯(lián)合總會總執(zhí)行長曾觀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回洛陽就等于回家。洛陽是客家人的祖根地,未來要讓更多的客家人來到洛陽這片故土。
在龍門石窟,第33棒火炬手、洛陽客家文化研究會常務(wù)副會長安鋒手持火炬,與下一棒火炬手順利交接。“本屆世客會,我們建議增加火炬?zhèn)鬟f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寓意客家火種薪火相傳!
當(dāng)日19時,應(yīng)天門北廣場上,第98棒火炬手、洛陽市首位奧運會冠軍鮑珊菊快步跑入場內(nèi),將火炬交接給最后一棒火炬手、香港客屬總會執(zhí)行主席曾智明。曾智明點燃牡丹燈,照亮全球客家人歸鄉(xiāng)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