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頭條 > 正文 >

河南省疾控中心發(fā)布7月份健康風險提示

  • 2024年07月02日 16:17
  • 來源:中新網河南
  • 責任編輯:李新賀

  7月份進入盛夏,高溫和降雨頻繁出現,潮濕炎熱的天氣為蚊蟲、蒼蠅等病媒生物提供了滋生條件,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躍,增加了多種傳染病的發(fā)生風險。河南省疾控中心專家在此提醒廣大居民本月重點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百日咳、食物中毒和蟲媒傳染病。此外,還需加強對于極端天氣事件和暑假期間兒童青少年意外傷害事件的防范。

  重點提示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目前我省新冠疫情已降至較低水平,持續(xù)保持低水平流行態(tài)勢。但病毒傳播風險仍然存在,基礎性疾病患者、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存在感染風險,應繼續(xù)做好個人防護,同時關注其他發(fā)熱呼吸道病原流行情況。

  防護措施:

  1.注意個人防護。居民日常出行,應堅持佩戴口罩,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離。聚餐聚會時,要加強室內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有出游需求的民眾,出行前要密切關注目的地的傳染病流行情況,返回后要做好自我健康監(jiān)測,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就醫(yī)。

  2.合理用藥,按需就診。居民感染后,要根據自身癥狀嚴重程度采取相應治療措施,落實居家自我照護,減少與同住人接觸,按照相關指南合理使用對癥治療藥物,做好健康監(jiān)測,如病情加重及時前往醫(yī)療機構就診。

  2、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陣發(fā)性、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吸氣吼聲為典型特征。該病病程較長,典型癥狀可表現為持續(xù) 2—3個月的咳嗽,故稱為“百日咳”。

  百日咳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經密切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齡人群均可見百日咳發(fā)病,其中無免疫史的嬰幼兒發(fā)病風險更高,接種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嬰幼兒發(fā)生百日咳重癥和死亡的風險。

  防護措施:

  1.規(guī)范接種疫苗。適齡兒童應按照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盡早、全程接種無細胞百白破疫苗,未全程接種的適齡兒童應盡早補種。

  2.及時就醫(yī)診斷。無論成人還是兒童青少年,出現陣發(fā)性痙攣性咳嗽或周圍有類似病例后自身突發(fā)咳嗽時,應主動就醫(yī),及時治療,減少傳播。

  3.做好日常防護。公眾要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常通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肘或紙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和適當的體育鍛煉。家長出現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近距離接觸照護嬰幼兒時應科學佩戴口罩,降低嬰幼兒的感染風險。

  3、食物中毒

  夏季溫度高,細菌生長和繁殖加快,食物易腐爛變質,再加上群眾外出就餐增多,食物中毒進入高發(fā)季節(jié)。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或含有毒素的食物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加工環(huán)境清潔,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和飲食習慣。

  防護措施:

  1.避免在沒有衛(wèi)生保障的公共場所進餐。在有衛(wèi)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場購買食品。盡量不購買散裝食品。

  2.新鮮食品經充分加熱后再食用,重視加工涼拌類和生冷類食品的清潔。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盡量每餐不剩飯菜,吃剩的飯菜盡量放10℃以下貯藏,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

  3.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4、蟲媒傳染病

  蟲媒傳染病是指以蚊、蚤、蜱等節(jié)肢動物為主要傳播媒介,通過叮咬吸血等方式使病原體通過血液進入人體組織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常見的有瘧疾、登革熱、發(fā)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

  夏季高溫潮濕天氣為媒介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是蟲媒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假期出入境人員數量增多,外出旅行時要做好個人防護,確保個人健康安全并防止境外輸入病例引發(fā)本土疫情。

  防護措施:

  1.野外活動時做好個人防護,應穿長袖衣褲、扎緊褲腿,裸露皮膚噴涂驅避劑、驅蚊劑,避免在蚊蟲出現的高峰期,尤其是黃昏、夜晚到野外活動。不在草地、樹林等環(huán)境中長時間坐臥,防止蜱叮咬。

  2.避免境外感染。出國前了解目的地蟲媒傳染病流行狀況,做好個人防護準備。

  3.做好境內監(jiān)測�;貒刖硶r需做好健康監(jiān)測,出現癥狀后應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并告知醫(yī)生相關旅居史,以便早發(fā)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5、極端天氣事件

  近期高溫與強降雨天氣交替出現。高溫下長時間作業(yè)和戶外活動都可能引發(fā)中暑,室外活動時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確保自身安全。防暑的同時還要關注天氣變化趨勢和最新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防范旱澇急轉,以便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防護措施:

  1.避免在高溫環(huán)境下長時間暴露,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時間。戶外旅游和鍛煉時要盡量選擇在陰涼處,做好防護措施。

  2.高溫天氣時注意飲食清淡、及時補水。喝水時少量多次,不要過多飲用冰水和含糖飲料。

  3.出現中暑癥狀時要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用冰袋、涼毛巾等冰敷加快降溫,適量補充淡鹽水。癥狀嚴重時立即撥打120,及時就醫(yī)。

  6、兒童青少年意外傷害

  正值暑假,兒童青少年意外傷害進入高發(fā)時期,家長們要加強安全教育和監(jiān)管,增強兒童自身的安全意識,防范溺水、道路交通傷害、跌落、中毒、燒燙傷等常見傷害,確保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快樂的假期。

  防護措施:

  1.家長應對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進行安全排查,消除那些可以預見和避免的安全隱患。如熱水瓶、熱水杯和裝有熱湯的廚具要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家中用電設備和電源要遠離兒童觸及范圍;妥善保管家用化學品,藥品最好存放在防止兒童開啟的安全包裝中。

  2.在兒童飲食起居方面,要做到新鮮、無毒,防止食物污染變質。教育兒童進食時不要跑跳或哭鬧,糾正兒童口內含物的不良習慣。

  3.不要把兒童單獨留在開放的水源邊,無論在家中、室內、室外或其他地點的水中,家長與兒童的距離要伸手可及,專心看護。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去危險的水域/水體、非正規(guī)的游泳池游泳,防止溺亡。如遇到同伴溺水,千萬不要自己強行救援,應大聲呼救請周圍的人幫忙救援。

  4. 注意培養(yǎng)兒童安全意識,引導孩子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在馬路邊追逐打鬧,乘車出行要坐好兒童安全座椅并系上安全帶。(河南疾控)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