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完麥已經(jīng)10多天了,該來的降雨還沒來。6月12日,駐馬店市西平縣人和鄉(xiāng)種糧大戶丁軍華早早地來到自家的地頭,查看前一晚澆水造墑情況。農(nóng)田里,兩臺卷盤式噴灌機正以6分鐘1米的速度緩慢移動,伴隨著“突突突”的聲音,水流噴灑而出,滋潤著“干渴”的土地。
“6月1日收完麥,聽縣氣象局說未來半個月無有效降水,我們就立馬播種,種完就上機器開始澆地了,F(xiàn)在澆的是第二遍,你看這玉米苗出得多齊整!”丁軍華共流轉(zhuǎn)了6800畝土地,近段時間持續(xù)高溫干旱,給玉米澆水造墑成了他心頭的“大事兒”,家里的20多臺卷盤式噴灌機全部上陣,晝夜不停運轉(zhuǎn)。
“在電腦上設定好程序,不用人工操作,機器就可以勻速行駛澆水,跟下雨一樣,還能自動調(diào)控小雨、中雨、大雨,我種的6000多畝地七八天就能澆完一遍。玉米澆上‘及時水’,今年秋糧豐收又有保障了!”丁軍華一邊介紹自家的澆水“黑科技”,一邊給記者算了一筆“澆地賬”,“原來澆地得自己安水泵、扯管子,澆1畝地,成本要七八十元。現(xiàn)在建成了高標準農(nóng)田,政府把井打好,配備有水泵,再加上先進的噴灌設備,澆1畝地電費和人工加起來只需15元!
科技加持,降本增效,丁軍華覺得種糧路越走越有奔頭。他心里盤算著明年再多流轉(zhuǎn)3000畝地,爭取達到1萬畝。
在田間地頭,除了有現(xiàn)代化的灌溉“神器”,也不乏傳統(tǒng)的灌溉方式。架水泵、鋪管子、接線路、拉管帶……村民們頭戴草帽,頂著烈日,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澆水抗旱,悉心呵護著田里剛剛冒出的“新綠”。
“先抽我家魚塘里的水救急吧!”正陽縣袁寨鎮(zhèn)單樓村村干部王繼耀主動提出。伴隨著抽水機的轟鳴聲,魚塘里的水流進了村民的田地,數(shù)百畝農(nóng)田得到及時灌溉。
群眾不等不靠抓緊自救,各級政府也在全力保障抗旱護苗。
“政府部門千方百計開拓水源、提供設備,玉米苗喝上了水庫水!笨粗鴣碜陨嫌嗡搌喓畮斓那逅ㄟ^各條支渠流到田間,平輿縣李屯鎮(zhèn)種植戶單衛(wèi)東心里總算踏實了!稗r(nóng)事不等人,現(xiàn)在渠里有水了,能多澆一畝是一畝,才能爭取有個好收成!”他說。
“今年,駐馬店市預計夏播面積1370萬畝。為保障夏播用水,自5月下旬以來,市水利部門先后調(diào)度薄山、板橋、宿鴨湖等135座水庫開閘放水,同時通過提灌站、塘堰壩等水利工程供水抗旱!瘪v馬店市水利局副局長耿夕林介紹。
確山縣下?lián)芸购蒂Y金800萬元,科學調(diào)度薄山水庫、竹溝水庫、龍山口水庫開閘放水緩解旱情;正陽縣成立120人的抗旱應急搶修隊,24小時奮戰(zhàn)在田間地頭,加強機電井、提灌設備快檢快修快用,做好供電保障和線路檢修,確保抗旱工程有效運轉(zhuǎn);為及時幫助群眾解決抗旱保種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駐馬店市積極組織農(nóng)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貼心服務,指導群眾因地、因苗、因時進行田間播種、合理施肥、科學管理……
灌水補墑,搶墑?chuàng)尫N,造墑護苗,行走在高溫下的原野,到處水龍飛舞,抗旱搶種“護苗戰(zhàn)”轟轟烈烈。(記者 劉曉波 通訊員 苗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