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頭條 > 正文 >

張鮮明:杜甫更像是時代“新聞詩人”

  • 2022年04月29日 10:58
  • 來源:中新網河南
  • 責任編輯:李新賀

張鮮明 圖片由本人提供
           張鮮明 圖片由本人提供

  中新網河南新聞4月29日電 (記者 李貴剛)在“詩圣”杜甫誕辰1310周年之際,以“讓世界聆聽杜甫”為主題的第八屆杜甫國際詩歌周4月29日在“杜甫故里”河南省鞏義市開幕。河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張鮮明在此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書寫時代、關注當下的杜甫更像是那個時代的“新聞詩人”。

  被后人尊稱為“詩圣”的杜甫繼承發(fā)揚了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優(yōu)秀傳統(tǒng),其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被稱為“詩史”。杜甫在國際上亦享有盛譽,1961年被評為世界文化名人。隸屬于河南省會鄭州的鞏義市是杜甫誕生地、被譽為“中國詩歌之鄉(xiāng)”。

  4月29日,由中國新聞社河南分社、河南省詩歌學會、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鄭州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中共鞏義市委、鞏義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八屆杜甫詩歌周舉行,記者就此專訪了河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河南省詩歌學會會長張鮮明。

  “杜甫是我們詩歌隊伍中最深刻、最有趣的一位現實主義詩人!睆堳r明表示,如果杜甫活在當今時代的話,他一定是中原乃至中國詩人中最關注時代、最貼近民心的一位“新聞詩人”。

  之所以稱杜甫為“新聞詩人”,張鮮明解釋說:“是因為他書寫的是時代,是充滿著苦難和動蕩的時代,因為他關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情感!

  張鮮明曾多次參加杜甫詩歌周活動,還曾寫過多首贊美杜甫的詩歌。他在《杜甫是一棵棗樹》寫道:“筆架山下的棗樹們跟杜甫玩熟了/就成了一叢頭發(fā)/跟著這個瘦詩人四處漂泊/棗樹,不嫌杜甫窮/就像杜甫不嫌棄那個撲棗的老婦/棗樹,搖搖晃晃地看著這個動蕩的世界/秋風起時,它滿身感傷著通紅的眼睛……”這首詩歌將杜甫比喻成一顆現實中的棗樹,蔥蘢而又鐵硬,像極了杜甫的人生。

  張鮮明認為,杜甫的詩歌還充滿了博大的愛,就像他詩作“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中所期望的一樣,讓人們都過上美好生活,讓人們互敬互愛,互相關心,“這大概是杜甫詩歌所傳達的超越時空的一種永恒精神,這也是杜甫詩歌精神對人類永久的啟示!

  談及杜甫詩歌精神對當代的影響,張鮮明認為,無論人類發(fā)展到什么時代,但所遵循的互諒、互親、互助、互愛精神,是人們永恒的追求。尤其是在當下,人們更加渴望有這樣一種精神的溫暖,特別是杜甫所傳達出來的那種博愛、智慧,特別是關心民眾生活的那種情懷,這也給如今的詩人指明了一個方向,那就是要關注時代,關注民生,關注當下,面向未來。(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