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wǎng)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頭條 > 正文 >

葉延濱:杜甫的偉大在于他寫盡了民間疾苦

  • 2022年04月25日 11:06
  • 來源:中新網(wǎng)河南
  • 責任編輯:王宇

2019年6月25日,葉延濱參加中國詩歌萬里行走進祁連暨“天境祁連”詩歌藝術(shù)節(jié)并致辭。 李雋 攝
2019年6月25日,葉延濱參加中國詩歌萬里行走進祁連暨“天境祁連”詩歌藝術(shù)節(jié)并致辭。 李雋 攝

  中新網(wǎng)河南新聞4月日電 題:葉延濱:杜甫的偉大在于他寫盡了民間疾苦

  作者 王宇

  “作為唐詩的代表人物,杜甫的偉大在于他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民間疾苦!痹谡劦蕉鸥r,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著名詩人葉延濱如是說。

  本月底,“讓世界聆聽杜甫——第八屆杜甫國際詩歌周”即將在河南鞏義拉開帷幕,這又是一次緬懷“詩圣”杜甫、共襄詩歌盛舉的精神之旅。借此機會,葉延濱接受了中新網(wǎng)采訪,暢談自己心目中的杜甫形象,以此表達對杜甫的懷念。

  重提杜甫也是一種探索

  作為一名知識型、思考型的詩人,葉延濱對杜甫有著深刻地感悟。這種感悟一是源于對詩人天職的理解,二是源于自己曾和杜甫有過難忘的空間交集。

  葉延濱從小就生活在成都杜甫草堂附近,而杜甫人生當中最敞亮、最靚麗的一段時光正是在那里度過的。“作為一名詩人,無論他的一生多么不幸,他都會找到一段春光燦爛的日子。”葉延濱說。

  幾年前,葉延濱寫過一首名為《重訪杜甫草堂》的詩,詩之結(jié)尾寫道:“……今日成都大霧,杜甫在霧的那頭,我是在霧的這頭,腳下是浣花溪旁,新辟的詩歌大道,漂浮著詩之紅葉——不知是從我的心流進先生的心?還是從先生的心流進我的心?”

  從詩中也可以看出,葉延濱對杜甫已不僅僅是崇敬,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溝通。而詩歌就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渠道。

  葉延濱認為,杜詩里有盛世的繁華,也有底層民眾的疾苦,只有杜甫完成了這個任務(wù)。特別是他的《三吏》《三別》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盡了人生的疾苦和時代的印記,這正是作為一名詩人的天職所在,也是杜甫的偉大之處。

  杜甫的詩歌是“眼光朝下”

  今天重提杜甫,葉延濱認為,這實際上是一種思想的解放,也是人們在詩歌藝術(shù)上所做的一種探索。

  “在大唐盛世,人人爭相張揚自我,人人爭相歌頌盛世,有這么一位詩人,卻站到了民眾之間,關(guān)心底層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為底層民眾代言!比~延濱說,“我們今天也總講,我們處于中華民族的盛世時期,但在盛世之下,我們?nèi)匀灰P(guān)心那些處于底層的民眾,這就是我們今天重提杜甫的意義所在!

  目前史學界一致認為,杜甫作為一名唐代偉大詩人,活著的時候并不是最有名,他的價值是被后人逐漸認識的。

  葉延濱完全贊同這種觀點,并認為唐代優(yōu)秀的詩人非常多,甚至有些人的才華一點也不比杜甫差,比如李白、王維、韋應物等,但杜甫卻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

  “李白生活在盛唐,他的詩歌表現(xiàn)形式是夸張的、浪漫的、向上的,也是引人神馳飛揚的。而杜甫的詩歌是眼光朝下的,是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底層的!比~延濱認為,在詩歌的發(fā)展過程中,一定不能忘記詩人始終是這個時代民眾的代言人,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正是因為為民眾代言,杜甫被稱作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在國際上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2020年,英國BBC推了一部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片名開宗明義,直言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把杜甫同莎士比亞、但丁一起堪稱“世界偉大詩人”。

  對此,葉延濱認為,全世界的文學藝術(shù)都是相通的,莎士比亞在英國文學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戲劇家,其實莎士比亞也是一位詩人,他的戲劇作品里有很多語言都是詩句。把杜甫和莎士比亞、但丁相比,只是強調(diào)了他在文學成就上的地位而已。不過每一位偉大的詩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也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地位。(完)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