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清明節(jié)前夕,河南洛陽舉辦了首例“生命晶石”交付儀式,旨在倡導文明、綠色、生態(tài)和新型的生態(tài)安葬方式,將逝者骨灰制成飾品隨身攜帶,把親人的思念化作永恒,寄托哀思。
【解說】活動現(xiàn)場,主辦方通過誦讀祭文、鞠躬致敬、簽署移交書等方式,為逝者家屬徐女士移交剛剛做好的“生命晶石”。這枚由她父親骨灰做成的“生命晶石”,也是洛陽市第一例“生命晶石”。
【同期】逝者家屬 徐妍
父親生前和我感情的很深,所以父親去世后,我特別希望有一種方式能夠時刻懷念我的父親,剛好聽說這邊有“生命晶石”的服務,我也了解到它的體積很小、形態(tài)非常美,所以今后無論我走到哪里,父親都可以一直陪伴在我的身邊。更關鍵的是,比起傳統(tǒng)的墓地,它的制作費用也不高,像我今天制作的飾品,也就千把塊錢左右,的確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慰藉,滿足了我的心愿。
【解說】公開報道顯示,“生命晶石”技術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2015年被引入國內!吧奔垂腔揖,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以骨灰為材質制作的晶石。
【解說】據(jù)了解,已故成年人的骨灰可形成100粒至400粒晶石,其密度、硬度都高于骨灰,而體積僅為原來骨灰體積的10%至15%,這種體積小、形態(tài)美的“生命晶石”,不僅能夠長久保存,還可以存放家中或隨身攜帶。
【同期】活動主辦方負責人 崔真語
我們運用最新型的科技技術手段,制作“生命晶石”,這樣的喪葬和紀念方式,不僅大大減輕了家屬的喪葬負擔,讓逝者更有尊嚴,也讓紀念更加恒久。
李超慶 孫鵬飛 河南洛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