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劉勇:全球洪澇災害多發(fā),城市如何與水相處?
中新社鄭州8月31日電 題:劉勇:全球洪澇災害多發(fā),城市如何與水相處?
中新社記者 肖開霖 李貴剛
近期,全球多地遭受極端天氣襲擊。以中國河南為例,降水量超過歷史極值的“7·20”特大暴雨,給省會鄭州造成重大傷亡和損失,官方已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時隔一個多月,河南再遭強降雨,各地提前應對,鄭州更是提出“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的防范思路。
極端天氣、洪澇災害等已成世界性難題的現實,也引發(fā)了國家與城市該如何應對的思索。那么,東西方城市有何治水良策,有無互鑒可能,在選址布局等方面有何考量……長期致力于環(huán)境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河南大學副教授劉勇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從鄭州暴雨說起,詳解人類城市文明與水之間的相處之道。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今年7月20日,鄭州成為“中國暴雨中心”,城市迅速變“澤國”。在您看來其中原因有哪些?面臨這種級別強降雨,全球有無城市能承受?
劉勇:導致此次鄭州嚴重內澇的首要原因肯定是極端強降雨。盡管鄭州中心城區(qū)的防洪標準按200年一遇設計,但這種強度的降雨對于全球范圍內與鄭州市同一緯度的任何城市而言都是撐不住的。因此歸因為天災并不為過。
其次是地形因素。鄭州整體西高東低,市區(qū)處于第二級地貌臺階向第三級地貌臺階過渡的邊坡,相當于在一個巨大“簸箕”的出口處。在強降雨過程中,很容易在市區(qū)內部形成可怕的“街洪”,破壞力極大。
當然還有城市建設的原因。近年來中國城鎮(zhèn)化加速,一方面城區(qū)植被覆蓋大面積減少,使城市涵養(yǎng)水源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城區(qū)不透水區(qū)域大面積增加,使雨水自然下滲過程被削弱。這兩個因素給城市防洪管理帶來嚴峻挑戰(zhàn)。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爸氐厣,輕地下”是中國不少城市建設的通病。不單是鄭州,其他大中城市也暴露出諸多城市管網建設問題。
中新社記者:近期全球多地也發(fā)生了類似災情。洪澇災害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在應對模式上,東西方城市有哪些可互相借鑒之處?
劉勇:自古以來,人類在與洪水斗爭中不斷積累經驗。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防洪工程修建得非常好的古城,如贛州福壽溝、安徽壽州、廣東潮州、湖北荊州等,即便是現在依然能發(fā)揮重要作用。總結發(fā)現,古人巧妙地構建了包括城墻、護城石岸、甕城、涵洞月壩、城內水塘及地下排水在內的防洪排水系統。甚至是城市形狀的設計都頗為考究,如贛州古城形如龜,可以有效減小洪水對城墻的沖擊力。因地制宜、系統考慮“堵”與“疏”關系、統籌處理“排”與“蓄”關系,折射出中國古人的“系統觀”智慧。
經過長期發(fā)展,西方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應對洪澇的理論和方法。其中“控制論”意味較多,常見“管理”“技術”和“工程”等詞語。如美國的“雨水最佳管理實踐”、英國的“可持續(xù)性城市排水系統”以及澳大利亞的“水敏城市設計”等。西方治水理念核心點在“源控制”和“下游控制”,在西方城市應對雨洪過程起到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因而,在中國“系統論”的框架下有效融入西方“控制論”的工程實踐,能夠很好應對城市洪澇災害。
中新社記者:人類對水有著特殊的感情。今天人們依舊追求“面朝大!薄D绾慰创祟愡@種“臨水而居”的千年執(zhí)念,請談談水與人類城市文明的辯證關系。
劉勇: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來,人們傍水而居、逐水而遷,也正是得益于水的滋養(yǎng)哺育,人類文明才得以起源、進步和發(fā)展,人類史上的四大文明也均誕生于大河之畔。
早期人類社會生產力低下,只能逐水而居。慢慢地,人類建造了利于耕種的水井、水塘等,進而促進糧食和人口增長,聚落、城市等隨之出現后,又修建了引水、蓄水工程,如春秋時期的安豐塘、戰(zhàn)國時期的都江堰等。
興修水利,使中國歷史上一些諸侯國迅速強大,進而促進了文明的融合與統一。工業(yè)革命以后,人類對水等自然資源開發(fā)利用能力不斷提升,大城市、城市群出現,人類物質文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紀錄片《水脈》指出,水脈與國運相通,水培育著農業(yè),支撐著貿易航運,維系著社會運轉和繁榮。由此可見,水是人類城市文明誕生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水也在深深影響人類城市文明的發(fā)展。許多專家學者都認為,一些重要文明的衰落、消失都與水有關,如羅布泊的干涸導致樓蘭文明消失。人水和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成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長期命題。所以,能否處理好與水的關系,決定了人類城市文明的上限。
中新社記者:水對一座城市的影響不言而喻,有城市興于水,有城市毀于水。在您看來,東西方城市選址布局有何不同?
劉勇:《周禮·考工記》《管子》和后期的風水理論是中國傳統城市規(guī)劃基礎,一直影響著古代和現代的城市選址和建設。《管子》主張“因天才,就地利”,《立政篇》指出“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反映出古人在城市選址中對水和地形因素的考量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周禮·考工記》則更強調城市格局,如“方九里,旁三門”“經涂九軌,九經九緯”等。這兩種思想的融合在中國很多城市尤其是古都中都能找到證據。
西方城市建設則體現了多元性和階段性,也更能體現出宗教信仰在城市發(fā)展中的作用。如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神廟、劇場、競技場等位于城市中心,民眾圍此而居,反映“人神合一”的思想。中世紀,處于城市高地的歐洲教堂凸顯了宗教的絕對統治地位。文藝復興時期,“人本主義”回歸,城市管理者地位提升,公共空間逐漸增多。巴洛克時期,歐洲很多國家的實力劇增,統治者奢華高大建筑的“大”與普通民居的“小”形成鮮明對比。
由此可見,中國城市規(guī)劃的思想存在延續(xù)性,而西方的城市規(guī)劃則在不斷否定與更新,這與中國與西方哲學思想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中新社記者:近些年,全球城市建設和管理中出現了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等新理念,這是否有助于減輕城市水患?
劉勇:如今,城市面臨著巨大的環(huán)境與資源壓力。為此,中國近年來明確提出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
面向城市水患問題,海綿城市等理念出現,也正是借鑒國際上低影響開發(fā)建設模式的經驗,通過一系列工程技術手段實現城市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和自然凈化。
盡管治理水患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是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還是能給現代的城市建設帶來很多啟發(fā),無論是從城市宏觀系統角度還是單個工程的精細化角度,城市建設都要尊重自然、善用自然、融入自然。
在既有城市環(huán)境下,如何減輕洪澇災害的影響也是學術界長期的話題,其中城市洪澇模擬是城市防洪減災的關鍵技術之一,對于災前的應急物資調配,災中的應急救援和災后的疫情防控都能夠提供重要決策支持。
近年來,智慧城市、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也正有效支撐著暴雨洪澇模擬研究。在科技支撐下,建立“城市-街道-社區(qū)-民眾”立體化、“災前-災中-災后”全過程的城市防洪抗災機制將能有效減輕洪澇對城市的危害。(完)
專家簡介:
劉勇,男,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地理學博士,現任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中心空間數據科學與流域可持續(xù)發(fā)展實驗室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