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河南經濟 > 正文 >

一張“米字網”能“撈”出哪些干貨?

  • 2022年06月23日 11:3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李新賀

圖為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行駛在濟鄭高鐵濮陽至鄭州段。(無人機照片) 王瑋 攝
圖為復興號智能動車組行駛在濟鄭高鐵濮陽至鄭州段。(無人機照片) 王瑋 攝

  中新網鄭州6月22日電 (闞力 楊大勇)隨著濟鄭高鐵濮鄭段和鄭渝高鐵開通運營,一張以鄭州為中心,覆蓋中部、輻射全國的“米”字形高鐵收針成網。

  2010年,鄭西高鐵開通運營,河南進入高鐵時代。十年來,這個中部省份持續(xù)發(fā)力高鐵建設,多條線路相繼通車,使其成為全國首個建成“米”字形高鐵網的省份。

圖為鄭渝高鐵鄭州段。(無人機照片) 和子龍 攝
圖為鄭渝高鐵鄭州段。(無人機照片) 和子龍 攝

  這個“米”字如何寫?“一橫”徐蘭高鐵(鄭西、鄭徐高鐵),“一豎”京廣高鐵(石武高鐵),“一撇”鄭渝高鐵,“一捺”鄭阜高鐵,“一點”鄭太高鐵,“一撇點”濟鄭高鐵。其形如一張“米字網”,且途徑多座歷史文化名城,美食、美景貫穿其中,提升出行便利、促進經濟發(fā)展作用明顯,因此受到廣泛關注。

  一起來看看,透過這張“米字網”,能“撈”出哪些干貨?

  “撈”出一張文化版圖

  中原歷史文化厚重,從中原鋪開的這張“米字網”,不僅串起了河洛文化、巴蜀遺存、齊魯長歌、荊風楚韻等,還讓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牽手”,盡覽少林寺、秦始皇兵馬俑、神農架、白帝城、巫山三峽等著名旅游景區(qū)。

  最早開通的鄭西高鐵,途經鄭、洛、鎬三座千年古都,一日暢游少林寺、龍門石窟、秦始皇兵馬俑已成現(xiàn)實。每天穿梭三地的列車車廂里,早已凝結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氣息。

 圖為鄭州鄭東新區(qū)。(無人機照片) 闞力 攝
圖為鄭州鄭東新區(qū)。(無人機照片) 闞力 攝

  十年前,鄭州東站的投入運營、京廣鐵路全線貫通,讓藏于國家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的一對婦好鸮尊,有了更多“面對面”交流的可能。北京文物愛好者最快不到兩小時,可抵達婦好鸮尊、后母戊鼎的“老家”河南安陽。

  鄭徐高鐵開通時,有人稱之為“時光隧道”。一條鐵軌穿越北宋都城開封(汴京)和南宋都城杭州(臨安),讓兩座宋都穿越歷史時空對話。

  張擇端畫下《清明上河圖》、文天祥喊出“留取丹心照汗青”……高鐵車廂里,乘客望向窗外,眼前飄過的是宋朝319年的榮辱浮沉。

圖為鄭州市區(qū)南部夜景。(無人機照片) 闞力 攝
圖為鄭州市區(qū)南部夜景。(無人機照片) 闞力 攝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千年之后,世人乘坐鄭渝高鐵穿“巫峽”而過,一路感受先賢們留下的濃濃詩意。如今,行“千里江陵”不到半日,有網友稱,如若“詩圣”杜甫還活著,定能“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撈”起一桌“滿漢全席”

  河南胡辣湯、重慶火鍋、武漢熱干面、西安泡饃、淮南牛肉湯……一張“米字網”不僅撈起江南魚米,還有北方面食和巴蜀“辣拼”等特色美食,更讓廣大食客得到舌尖上的滿足和釋放。

  就在“米”字一撇——鄭渝高鐵全線開通當日,鄭州市民就開啟了“早餐鄭州胡辣湯、午餐重慶老火鍋”的美食計劃。

 圖為清明上河園的大型實景演出!£R力 攝
圖為清明上河園的大型實景演出!£R力 攝

  當日一早,鄭州“00后”小伙趙杰喝了一碗胡辣湯,搭乘從鄭州東站始發(fā)的G3401次列車,歷時4時23分抵達重慶。午飯時間,他已和同伴坐在了重慶街頭的火鍋店里,享受著這座城市的“熱”與“辣”。

  “早餐西安吃泡饃,午餐洛陽吃水席”“早餐武漢熱干面,午餐鄭州老燴面”……“米”字形高鐵網的建成,一日兩地餐、一日三地餐已不再是奢望。

  不僅如此,還有網友列出了“米字網”高鐵食譜,向北北京烤鴨,向南湘菜、粵菜,向西泡饃、拉面,向東魯菜,湊齊一桌“滿漢全席”。

  “撈”出一個通達省份

  “米字網”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1小時覆蓋所有省轄市、2小時連通周邊省會城市及京津冀,4至6小時通達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全國主要經濟區(qū)的高鐵出行圈,河南全省高鐵通車里程提升至2176公里,實現(xiàn)了“市市通高鐵”。

  河南雖不是“市市通高鐵”第一省,但該省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里程達到了1924公里,居全國第一位。其“米”字形高鐵以鄭州為中心,往東、西、南、北、東北、西南方向設計時速均為350公里。未來有望成為“市市通350公里高鐵”的先行省份。

  位居中國中部的河南,向來不缺少與鐵路相關的話題。從盧漢鐵路上的鄭縣站,到京廣鐵路和隴海鐵路、京廣高鐵和徐蘭高鐵,再到此次“米”字形高鐵網“落筆”,四通八達的鐵路已成為河南的一種標識。河南省發(fā)改委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目前河南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到6716公里,排名全國第7位。

  “米”字形高鐵網從藍圖變通途,只是多年來河南交通體系構建的一個縮影!懊住弊诌^后,河南將向“米+井+人”高速鐵路網邁進,河南交通強省的步伐還在繼續(xù)。目前,該省高鐵路網結構正在由“單中心米字形”向“多中心網絡化”邁進,鐵路、航空、公路、水運等多網融合、多式聯(lián)運,全方位實現(xiàn)區(qū)域內高效便捷互聯(lián)互通,綜合交通樞紐地位也在不斷強化。

  “撈”來一波經濟“源流”

  “米”字形高鐵網,能夠強化城市和地區(qū)的交通樞紐地位。交通樞紐是一個區(qū)域通達性最好的解釋,通達性又是經濟形成樞紐的必要條件。

  河南大學中原經濟發(fā)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米”字形高鐵網形成的交通樞紐,讓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十字路口”鄭州交匯沉淀,形成物流倉儲、商業(yè)會展、餐飲住宿等現(xiàn)代服務產業(yè)鏈,帶來強大的資金流,讓經濟活動便利化、低成本化,“電子信息、生物醫(yī)藥、新材料等經濟社會發(fā)展所需的先進制造業(yè)在這里聚集!

  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政部行政區(qū)劃調整論證專家梁留科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米”字形高鐵網串聯(lián)各大都市圈來看,河南處于這張“網”的核心,或將成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極。同是,對全國區(qū)域經濟要素形成優(yōu)勢互補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可以說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加速器。

  在他看來,如何將交通優(yōu)勢轉變成經濟優(yōu)勢,把產業(yè)與高鐵優(yōu)勢匹配起來,把各種“流”加速,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近年來,國內各地何以將目光集中在“米”字形高鐵網建設?專家分析認為,鐵路建設有利于促進都市圈建設,日本東京發(fā)散型鐵路網就是諸多國際成功案例之一。(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