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80后”激活百年老字號 讓小小梳篦遠銷海外

  • 2023年06月28日 10:1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李新賀

  中新社鄭州6月28日電 題:“80后”激活百年老字號 讓小小梳篦遠銷海外

  作者 王宇

  “這件是仿造古代螭虺紋制作的梳子,這件是仿造甲骨文形狀制作的梳子……”近日,記者走進剛剛結束夏收作業(yè)的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油坊陳村,“萬聚號”傳承人“80后”陳慶偉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展示自己設計的梳篦作品。

 4月1日,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陳慶偉展示自己仿照甲骨文制作的梳篦。 王宇 攝
4月1日,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陳慶偉展示自己仿照甲骨文制作的梳篦!⊥跤 攝

  據(jù)《臨潁縣志》記載,自明代開始,臨潁縣有許多人從事梳篦制作,目前境內仍有“木梳楊”“篦子張”等以梳篦命名的村莊!叭f聚號”是創(chuàng)辦于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梳篦制作商號。

  作為河南省百年老字號“萬聚號”的傳承人,今年40歲的陳慶偉已在梳篦行業(yè)深耕了17年,他在傳承傳統(tǒng)手藝的同時順應時代發(fā)展和市場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工藝,將“老字號”激發(fā)出了“新活力”。

  “接發(fā)同心,以梳為禮!痹陉悜c偉眼中,看似平常的小小梳篦,通過不同的花形和紋路,可以承載不同的寓意和寄托。

  “傳統(tǒng)梳篦以本地盛產的桃木、梨木、棗木為原料,因樣式單調很難適應市場需求!痹诎l(fā)現(xiàn)傳統(tǒng)梳篦發(fā)展的瓶頸后,陳慶偉決定闖出一條新路子。

4月1日,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陳慶偉展示自己仿制出的唐代雕花梳篦。 王宇 攝
4月1日,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陳慶偉展示自己仿制出的唐代雕花梳篦!⊥跤 攝

  為此,他開始對中國古代的梳篦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古代梳篦的造型豐富,用材和雕花也十分講究,而且不同朝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各自的特點。

  隨后,陳慶偉就綜合古代梳篦的優(yōu)點,不僅設計出了“花開富貴”“雙龍戲珠”“玉蘭花”等仿古款式,還仿制出甲骨文梳篦、東周云紋梳篦、唐折枝花梳等諸多文創(chuàng)款。

  同樣,在用料上,他也開始嘗試采用上等黑檀、紫檀、綠檀、牛角、黃楊木等名貴材料。

 4月1日,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陳慶偉介紹梳篦用材!⊥跤 攝
4月1日,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陳慶偉介紹梳篦用材。 王宇 攝

  在梳篦制作車間的墻上,陳慶偉詳細記錄了傳統(tǒng)梳篦的制作流程:切板、煮、曬、上架、做齒、拋蠟等26道工序。

  “每道工序都相當講究!标悜c偉介紹,傳統(tǒng)木梳制作技藝雖備受歡迎,但產量不大,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為此,他在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基礎上,將現(xiàn)代數(shù)控雕刻技術運用到生產中,“原來一把梳子需要一天時間,現(xiàn)在一天就能生產兩三千把桃木梳,還有一百多把雕刻木梳”。

  經不懈努力和不斷創(chuàng)新,銷量也不斷增加。為了將產品銷售到海外市場,陳慶偉與部分高校合作,不斷去研究國外梳子的花形和制作技藝。

  目前,陳慶偉制作的梳篦已經遠銷日本、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

  “別看梳篦小,但它可以連接五湖四海,可以溝通海內外。傳承離不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也是為了傳承,希望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tǒng)技藝能在我們手上發(fā)揚光大,越走越遠。”陳慶偉說。(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