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中國考古·鄭州論壇舉行 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研究新思路

  • 2023年05月14日 22:4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李新賀

  中新社鄭州5月12日電 (記者 韓章云)第三屆中國考古·鄭州論壇12日在河南鄭州舉行,150余名文博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探尋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思路。

  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和發(fā)展研究,是百年來中國考古學最為關注的話題。在本次論壇上,11位專家學者分別就山東臨淄趙家徐姚遺址、河北尚義四臺遺址、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甘肅慶陽南佐遺址、河南鄭州商都遺址書院街貴族墓地等考古發(fā)現及收獲作了主題報告,這些考古發(fā)現都與中華文明探源緊密相連,也是“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的入圍、入選項目。

  河南作為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的核心地區(qū),在相關研究中占據重要地位。河南省文物局局長任偉在開幕式上列舉了河南考古推動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他介紹,河南將持續(xù)推進“中原地區(qū)文明化進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兩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策劃實施文明起源階段研究和商文化研究項目,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向深入。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在開幕式上表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已有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和階段性的,尚有許多歷史之謎等待破解,還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通過實證和研究達成共識。

  他建議,深化對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的研究,加強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和闡釋工作,進一步探究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階段的社會結構變化、經濟政治發(fā)展和精神文化內涵;加強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密切考古學和歷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lián)合攻關,拓寬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研究的時空范圍和覆蓋領域。

  由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等聯(lián)合主辦的“中國考古·鄭州論壇”是中國考古學的一個常設高端學術論壇,旨在深入探討中國考古學的重大專題學術研究,推動中國考古學的發(fā)展,每兩年舉辦一次,會址常設鄭州。(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