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yè)】一畝油茶開起大別山“綠色銀行”

  • 2022年12月28日 17:5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李新賀

 圖為油茶果喜獲豐收。(資料圖) 盛鵬 攝
圖為油茶果喜獲豐收。(資料圖) 盛鵬 攝

  中新網信陽12月28日電 題:一畝油茶開起大別山“綠色銀行”

  作者 闞力 盛鵬

  房前屋后一畝油茶,是大別山革命老區(qū)豫南光山縣的油茶種植現狀。如今,油茶連點成片如一座“綠色銀行”,逐步成為大別山區(qū)的致富密碼。

  油茶作為木本油料植物,有較高的經濟價值。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支持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造提升低產林。被授予“中國油茶之鄉(xiāng)”的光山縣,已將油茶產業(yè)發(fā)展成當地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圖為司馬光油茶園漫山遍野的油茶樹。(資料圖) 盛鵬 攝
圖為司馬光油茶園漫山遍野的油茶樹。(資料圖) 盛鵬 攝

  冬日靜謐的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幾名工人正忙著修剪老枝,管護茶園。

  “在茶園一個月收入3000塊錢,加上自己種的油茶,一年能有五六萬塊錢收入!”近年來,在茶園就業(yè)的村民黃友德也響應了“房前屋后一畝茶”全民油茶計劃,種植了20多畝油茶。

  在當地,流行“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這樣一句順口溜。如今,像黃友德一樣,依靠油茶蓋樓又致富的光山人越來越多。

圖為司馬光油茶園。(資料圖) 盛鵬 攝
圖為司馬光油茶園。(資料圖) 盛鵬 攝

  截至目前,光山縣油茶種植總面積近30萬畝,從事油茶產業(yè)的專業(yè)合作社超百家,帶動近30萬農民增收致富。

  那么,為何有如此之多村民種油茶呢?

  在光山談起油茶,人們就會提及陳世法。2008年,在外打拼半生的他,回到家鄉(xiāng),承包荒山,推廣油茶種植。

  地處丘陵的光山縣,氣候宜人、光照充足,適宜油茶樹生長,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油茶產業(yè)投資大、見效慢,陳世法選擇返鄉(xiāng)從事這一產業(yè),也讓很多人不解。

  不過,陳世法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油茶樹回報期長,結果期長達80年,既能見到經濟效益還能綠化荒山野坡,是一年栽種多年收益的‘綠色銀行’!

  說干就干。陳世法承包了光山縣槐店鄉(xiāng)的萬畝荒坡,成了當地種油茶的“領頭羊”。如今,他承包的這片荒坡也就是聲名遠播的“司馬光油茶園”。同時,他還以“聯興”為名,注冊了河南省聯興油茶公司,自任董事長。

 圖為冬季的司馬光油茶園。(資料圖) 盛鵬 攝
圖為冬季的司馬光油茶園。(資料圖) 盛鵬 攝

  走進“聯興”油茶加工廠,機器的轟鳴和工人的忙碌。正忙著灌裝山茶油的工人說,“油茶籽10月底前完成了采摘入庫,提煉的茶油正在加緊封裝,春節(jié)前是銷售旺季。”

  “司馬光油茶園通過油茶種植、生產加工,實現年產值近億元,帶動周邊群眾就業(yè)增收!标愂婪ㄕf,該公司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fā)展油茶3萬畝,實現產業(yè)全鏈條一體化,同時開發(fā)出茶油系列化妝品,提升了油茶附加值。

  一人致富不算富,眾人拾柴火焰高。伴隨著油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光山縣涌現了藍天、聯興、誠信等一批油茶種植龍頭企業(yè)。

  光山縣誠信實業(yè)公司總經理陳勇表示,目前,他們正在以油茶為載體,擴大油茶種植規(guī)模,發(fā)展油茶觀光休閑旅游,構建油茶一、二、三產業(yè)融合體。

  據光山縣林業(yè)和茶產業(y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縣組建了產業(yè)聯盟,引導油茶產業(yè)健康發(fā)展;培育“司馬光”“聯興”“全家福”等油茶品牌,啟動了“光山油茶”地理標識品牌創(chuàng)建,把油茶產業(y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油茶企業(yè)“走出去”。

  近些年,油茶產業(yè)的大力發(fā)展,不僅給光山縣帶來經濟效益,也帶來了生態(tài)和社會效益。通過油茶種植的帶動,該縣以杉木為主的用材林面積達28.8萬畝,昔日的荒山披上“綠裝”,一批山區(qū)農民端起了“綠飯碗”,吃上了“生態(tài)飯”。

  “到2025年,全縣新增油茶種植面積10萬畝,建設現代油茶產業(yè)示范園1萬畝,帶動10萬農戶種油茶,戶均增收5000元,全力打造中國油茶北緣強縣!惫馍娇h林業(yè)和茶產業(yè)局局長金作銀信心滿滿地說。(完)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